免費下載國家標準 行業(yè)標準
	GB/T7233.1-2009 鑄鋼件 超聲檢測 第1部分:一般用途鑄鋼件.PDF 
	
	前言
	GBT 7233鑄鋼件 超聲檢測》分為兩個部分:
	--第1部分:一般用途鑄鋼件;
	--第2部分:高承壓鑄鋼件。
	本部分為GBT 7233的第1部分.
	本部分修改采用1SO 4992-1: 2006,標準結構和技術內容與ISO 4992-1:2006基本相同。與
	ISO 4992-1:2006相比,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變化較多,僅保留ISO 5577,
其他9項根據(jù)我國情況作了相應
 
	調整。
	為便于使用,本部分還作了如下編輯性修改:
	-按照漢語習慣對一些編排格式進行了修改;
	將一些適用于國際標準的表述改為適用于我國標準的表述;
	-用小數(shù)點“.”代替作為小數(shù)點的逗號“,".
	本部分代替GBT 7233-1987《鑄鋼件超聲探傷及質量評級方法》中相應部分.
	本部分與GBT 7233-1987相比,主要技術內容變化如下:
	--修改了標準的適用范圍(見第1章);
	-增加了訂貨信息(見4.1);
	修改了質量等級要求(見4.3);
	修改了檢測方法;
	-增加了新的附錄A、附錄B.附錄C和附錄D,刪除了原標準的附錄A、附錄B和附錄C.
	本部分的附錄A、附錄B.附錄C和附錄D為資料性附錄
	本部分由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提出。
	本部分由全國鑄造標準化委員會(SACTC 54)歸口。
	本部分起草單位:沈陽鑄造研究所、沈陽鼓風機集團公司、沈陽北方重工集團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孫春貴、張釗騫、齊興、李冷西、王立華、李興捷
	本部分所部分代替標準的歷次版本發(fā)布情況為:
	-GBT 7233-—1987.
	
	鑄鋼件 超聲檢測
	第1部分:一般用途鑄鋼件
	1范圍
	GBT 7233的本部分
中科超聲波檢測儀規(guī)定了一般用途鑄鋼件(非奧氏體)超聲檢測的術語和定義、一般要求和應用
 
	脈沖反射技術檢測內部缺陷的方法。
	本部分適用于一般用途鑄鋼件(非奧氏體)細化晶粒熱處理后且厚度不超過600 mm鑄鋼件的超聲
	檢測,對于厚度大于600 mm的鑄鋼件,應有協(xié)議規(guī)定檢測方法和記錄限值.
	本部分不適用于奧氏體鋼.
	2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條款通過GBT 7233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為本部分的條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其隨后所有的修改單(不包括勘誤的內容)或修訂版均不適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勵根據(jù)本部分達成
	協(xié)議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適用于本
	部分。
	GBT 5616 無損檢測 應用導則
	GBT 9445 無損檢測人員資格鑒定與認證(GBT 9445-2008,ISO 9712:2005, IT)
	GBT 12604.1 無損檢測 術語 超聲檢測(GBT 12604. 1-2005 , ISO 5577 : 2000, Non-de-
	structive testing-Ultrasonic inspection-Vocabulary, IDT)
	GBT 15056 鑄造表面粗糙度評定方法
	GBT 18694 無損檢測 超聲檢驗 探頭及其聲場的表征[GBT 18694-2002, eqv ISO 10375;
	1997(E)]
	GBT 19799.1 無損檢測 超聲檢測1號校準試塊(GBT 19799. 1-2005, ISO 2400 1972,
	Welds in steel-Reference block for the calibration of equipment for ultrasonic examination, IDT)
	GBT 19799.2 無損檢測 超聲檢測 2號校準試塊(GBT 19799. 2-2005,ISO 7963:1985,
	Welds in steel-Calibration block No. 2 for ultrasonic examination of welds, IDT)
	
	GBT 15056 鑄造表面粗糙度 評定方法
	GBT 18694 無損檢測 超聲檢驗 探頭及其聲場的表征[GBT 18694-2002,eqy ISO 10375
	1997(E)]
	Welds in steel-Reference block for the calibration of equipment for ultrasonic examination, IDT)
	GBT 19799.2 無損檢測 超聲檢測2號校準試塊(GBT 19799. 2-2005 , ISO 7963:1985,
	Welds in steel-Calibration block No. 2 for ultrasonic examination of welds, IDT)
	JBT 9214 A型脈沖反射式超聲探傷系統(tǒng)工作性能測試方法
	JBT 10061 A型脈沖反射式超聲被探傷儀 通用技術條件
	3術語和定義
	GBT 12604.1確立的以及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GBT 7233的本部分
	3.1
	參考缺陷回波尺寸 reference discontinuity echo size
	金屬探傷儀超聲檢測通常用平底孔直徑來表示可接受的最小缺陷尺寸。
 
	3.2
	點狀缺陷 point discontinuity
	缺陷的尺寸小于或者等于聲東直徑.
	注:本部分中的尺寸指長、寬和壁厚方向上的尺寸.
	
	3.3
	延伸性缺陷 complex discontinuit
	缺陷的尺寸大于聲束直徑
	注:本部分中的尺寸指長、寬和壁厚方向上的尺寸.
	3.4
	平面型缺陷 planar discontinuity
	能測量二維缺陷尺寸
	3. 5
	體積型缺陷 volumetric discontinuity
	能測量三維缺陷尺寸.
	3.6
	特殊的外層 special rim zone
	有特殊要求的外層區(qū)域。
	注:特殊要求-比如機械加工、商壓和密封的表面。
	3.7
	補焊 finishing welding
	通過焊接以獲得與鑄鋼件同樣的質量。
	4一般要求
	4.1 訂貨信息
	訂貨時需方應提供下列信息:
	一超聲檢測的鑄鋼件區(qū)域、數(shù)量或百分數(shù);
	鑄鋼件各部位的質量等級
	-檢測工藝要求;
	是否有其他檢測要求,見5.5.1.
	
	4.2 檢測范圍
	應采用最適宜的檢測方法,檢測鑄鋼件的全部被檢區(qū)域(鑄鋼件的形狀適合檢測時).
	對于厚度大于600 mm的鑄鋼件,其檢測方法、記錄限值、驗收等級等由供需雙方商定。
	4.3允許的最大缺陷尺寸
	4.3.1 基本垂直于檢測面的平面型缺陷允許限值
	圖1給出平面型缺陷的允許限值。
	1級不允許有能測量尺寸的缺陷(延伸性缺陷).
	壁厚方向上單個缺陷的最大尺寸不能超過壁厚的10%,缺陷的尺寸不大于10mm的除外,壁厚方
	向上缺陷累加尺寸不能超過壁厚的25%或20mm.
	兩個缺陷之間的最大距離不大于10 mm,應作為一個垂直或側向表面的單個缺陷或缺陷區(qū)域來
	評定。
	對能測量長度而不能測量壁厚方向上尺寸的缺陷區(qū)域,不能測量的尺寸應認定為3mm,面積按下
	述公式計算:
	A=3XL
	式中:
	A-缺陷面積,單位為平方毫米(mm');
	3-一定義寬度,單位為毫米(mm);
	L-測量長度,單位為毫米(mm).
	
	
,
超聲波探傷儀